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江南APP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冬日阜新不曾冷却的心

2024-02-11 04:21:4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冬日阜新不曾冷却的心新华社沈阳电(记者郑直)1960年版5元人民币背面,是一幅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高大的机器在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上作业,印证着这座城市“因煤而兴”的繁华。“一五”计划期间,海州矿是全国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从投产到关闭,2.44亿吨原煤在这里产出,为阜新人带来心理上的荣耀与生活上的富足。

  随着资源的枯竭,繁华逝去,纸币背面的钢铁巨兽静静伫立在如今的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广场上,沉默的金属比周围的气温更冷。在转型中寻求振兴,是阜新漫长的季节。

  当年和煤炭一起到来的,还有体育。这里是全国首批篮球城,球队一度被视为辽宁二队,如今还拥有赛道城等特色项目。漫长的季节里,体育丰富了这里的生活,也激励这里的人们努力追寻那个答案——突破、发展、振兴。

  阜新市政府旁人民大街街心公园中,有座雕塑——小男孩戴着矿工帽,努力地套着长靴。这样的雕塑,时时提醒着人们这座城市与煤矿的联系。

  姚一鹏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不过孩子们现在套的不是长靴,而是球鞋。在他担任总经理的阜新“ME”篮球工厂,有许多五六岁甚至更小的学员们穿上球鞋,有板有眼地拼抢,运球,投篮。

  和他们一样大时,姚一鹏还在市第二百货旁的球场蹭球玩,如今在“ME”打球的孩子们,则享受着美职篮训练馆级别的场地条件。

  作为海州矿员工的后代,姚一鹏是阜新篮球发展的亲历者。当然,最初的“矿BA”与“厂BA”时期,是长辈口中的历史。支持他留学时在约克大学打上主力的,则是初中打下的底子——上午他在市实验中学学习文化课,下午则在著名的阜新篮球学校进行专业训练。

  1999年正式挂牌的阜新篮校,曾被视为篮球领域的一次突破,学校也一度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篮球专门学校。在这里,上下楼的必经之路上,球馆大门与墙壁上,都有许多照片,定格着周琦、武桐桐、陈晓莉等国手的高光瞬间。

  篮校荣誉室里,除了满目的奖杯和奖状,还有展板上的校史:“阜新人从未把篮球只看作是一项单纯的体育项目,它除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振奋精神,展示风采,承载荣誉……甚至可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这是一段极具城市特色的描述,阜新的篮球曾受益于城市的繁荣。如今,它展示着城市的气质与精神,也希望为城市的振兴送上一次“助攻”。

  这或许是为什么结束八年留学生涯后,姚一鹏没有选择北京、沈阳,而是回到阜新。从“ME”篮球工厂的选址可见他的初心,改造之前,这里也曾是一座厂矿体育馆。“我想让这座城市的孩子们在父辈和祖辈爱上篮球的地方,继续爱上这项运动。”

  辽篮曾把集训放在篮球工厂,引得外地球迷坐高铁来到场馆外蹲点,在他们训练过的球场上,“ME”U12、U10篮球队着手组建,期望在未来触碰到大赛的地板……阜新篮球的火炬,如今仍在传承。在篮球工厂,在篮校球馆,在街头球场,总有人在不知疲倦地奔跑,生机勃勃,充满希望,一如当年矿上的景象。

  新邱位于阜新百里矿区最东端,是阜新挖出第一锹煤的地方,这里近年来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站在新邱矿的高坡上,姜昌利端详着地面方格里的植物,牌子上写着“芍药”“大花萱草”“丰花月季”“八宝景天”……

  从高坡向下俯瞰,广阔的区域内分布着巨型的矿坑,但坑底已经改造成了各式各样的跑道,这片区域如今有一个新的名字——百年国际赛道城。

  早在姜昌利的人生和赛道城产生交集之前江南APP官网,他是一名越野爱好者,驾车在阜新周边探索了不少场地。同道中人越来越多,他又是个热心肠,2012年,阜新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成立,姜昌利担任主席。

  协会不止为运动,东北的冬季,姜昌利曾多次和会员们在暴雪中救援过车辆,转运过透析病人、孕妇等,不收费,全凭一腔热血。

  这样的热血,也让姜昌利的工作地点搬进了赛道城。他最初结缘赛道城是在2018年。那一年,新邱区121年的煤炭采掘史画上句号。但前来处理煤矸石的团队有了意外收获,一位专家的好友热爱赛车,他在矿坑中跑了一次,结论是“全世界都找不到这么‘烂’的好场地”。同年,一场赛车测试赛在新邱矿矿坑举办。

  回忆往事,姜昌利语气依然激动。比赛很成功,此后,原来的新邱矿、现在的赛道城承办了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等十余场高端赛事,近千名车手参赛,30余万人次观众来到新邱,看赛车从矿坑底部漂移爬升。

  坑底向上,逆势攀升。但向上的路并非坦途,疫情影响办赛,建设一度停滞,姜昌利深感责任重大,根据生长情况选择植物品种大规模种植,实现生态修复,只是他工作的一部分内容,他如今要思考的,是如何像在暴雪中救援一样,踩好油门,带着脚下这座赛道城开出一条路。

  姜昌利还记得,2018年那场测试赛至今,赛道城曾做过许多跨界的尝试。2021年,是阜新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的20周年,草莓音乐节在赛道城举办。那时,矿坑里飞扬着有力的旋律,底部被帐篷填满,五颜六色,像春天会开满高坡的花。

  跨界的尝试,王海波也做过,这位从辽宁省摔跤队退役的国家一级运动员,回到故乡阜新时,一度尝试过成为格斗选手。

  王海波的爱人赵娟玲摔跤上的成就更高,入选过国家队,拿过全国季军,两人虽结缘于同期的训练场,王海波却更早退役,也要更早地为这个小家庭做打算。

  家庭是铠甲,也是软肋,格斗场上的斗士终究有退役的一天。王海波还尝试过销售等职业,但工作不像对手,无处着力。呆惯大城市后回到家乡小城,也让他无所适从。

  王海波的家乡是阜新县,属于阜新市,全称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从名字可以看出这里的民族特色,也催生了此后一项民心工程。

  全民健身与体教融合大势所趋,阜新县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中心把特色体育进校园的抓手确定为摔跤和搏克。有了项目,就需要一支专业教练团队。2021年,王海波加入,赵娟玲则赶上了好时候,退役后和这一项目无缝衔接。项目的收入对于这个二胎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两口有了养家的根本,县里的孩子们有了专业的教练。

  “教练现场演示的时候,做了几个大动作,这帮孩子鼓掌可热情了,找几个孩子说‘谁想体验一下’,他们踊跃往上冲!” 阜新县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回忆道。专业带来的信赖感,负责的教学态度,也让孩子们把他们当成了亲人。“有一天海波自己去的,离开时孩子们还拽着他说,‘老师老师,我想赵老师了’。”

  有了教学经验,夫妻俩也开了自己的格斗工作室,进门的书架上挂着两个人参与辽宁全运会、天津全运会的证件,训练房一角还放着家里老二的摇篮。

  “人生哪有不摔跤的,跌倒了再爬起来就是了,一条路走到头了,就要摸索新的路。”如今的王海波对于生活有了新的感悟。特色体育进校园工程已在全县15所学校开展,未来还会更多。下一个国家队队员或许将从这些孩子中诞生,这座城市未来的新路也将由他们摸索。

  在这些孩子摔倒又爬起的时候,矿山公园广场上的大型机械前,正有锻炼的人群起舞;百年赛道城的矿坑里,回响着引擎的轰鸣;全国各地的爱好者们来到阜新,在市体育中心的冰面上练习冰球与速滑;遍布城市各处的篮球场上,橙色的皮球落地又弹起的声音,像有力的心跳,扑通!扑通!

href=""

搜索